新闻纵横 媒体厦大
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亟须在各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构整合的、融通的和有效的方法体系。目前,海外田野调查正在成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基础性研究方法。规范的海外田野调查将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推动学科范式革新和理论创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我们应当探究海外田野调查推动研究范式变革的潜力,把握海外田野调查的基本要求,明确研究者的学术伦理和公共责任,...
2025-01-08
近日,《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年第12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教育强国建设”笔谈专栏刊发校长张宗益署名文章《以系统集成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从“以价值引领嵌入,提升就业导向与办学定位适配度”“以学科调整优化,提升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契合度”“以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就业容量与就业质量均衡度”“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就业服务与就业评价满意度”四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
2025-01-16
第七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2025XiamenSymposiumonMarineEnvironmentalSciences,以下简称“大会”)以“科技变革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于1月14日-1月17日期间在厦门召开。大会由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EL)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共同主办,美国湖沼与海洋学会(ASLO)等多所国内外知名海洋研究机构协办。本次大会共吸引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南非等36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
2025-01-15
1月11日,厦门大学2024年学生工作总结研讨会暨2025年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翔安校区益海嘉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主题,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汇聚校内外协同育人合力,共学共促、共商共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大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合水平,全力促进...
2025-01-13
1月12日,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获本年度“FAOBMB卓越研究奖”。FAOBMB成立于1972年,是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下属的四个地区性联盟之一。FAOBMB卓越研究奖由FAOBMB设立于2011年设立,每年评选1位获奖者,奖励FAOBMB地区在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科学家。林圣彩教授长期从事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原理、生物学功...
2025-01-13
1月9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校情通报会,向学校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介绍2024年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情况。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代表学校作校情通报,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主持会议。林东伟从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创新理论,“三重四融”实践、重点建设改革、人才干部队伍、人才自主培养、创新策源功能、服务高质量发展、立体开放办学、办学支撑保障等方面就学校2024...
2025-01-12
1月9日晚,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主持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浙江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莅会指导。与会人员集体观看新闻联播相关报道。张荣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厦门大学监察专员黄身勇共同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25-01-10
1月7日,厦门大学招生委员会2024-2025学年第一次会议在颂恩楼215会议室召开。校长、校招生委员会主任张宗益,副校长方颖,校党委副书记孙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校友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宗益主持。会议听取了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关于我校2024年招生考试工作的汇报。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我校招生考试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围绕提高生源质量这一目标,就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合理调整招生计划、加强“双高”衔接...
2025-01-10
从秦始皇派人前往蓬莱仙山寻求长生不老药,到李白在诗歌中幻想“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可以说,长生不老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抗衰老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卡路里限制,也就是大众所说的“节食”,一直是生物衰老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长期的饮食控制不仅难以坚持,而且可能带来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等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课题组近日...
2025-01-02
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学校在一餐一食上下足功夫,一勺一饭中花足了心思,随处可见“花式”宠爱,这份宠爱学生们表示收下了,非常的温暖。在福建,厦门大学设立了“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项目,每天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米饭、水、粥、汤,以及只要几毛钱一份的低价保障菜肴,还有免费宿舍网络,困难学生家长保险资助等。厦门大学学生 小申:不仅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同样很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厦大对我们一餐一饭之间的点滴...
2024-12-23
近日,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上,同期发表两篇重要研究论文,该团队经过代谢组学鉴定和筛选,找到“卡路里限制”健康益处的关键分子——石胆酸,并揭示了其发挥抗衰和延寿作用的分子机制。“要想活到老,饭吃七分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此前已有大量围绕模式动物和人体的对照试验显示,在充分保证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减少食物摄入量,能有效改善生命体衰老相关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肌肉退化、血脂异...
2024-12-22
12月19日,“中国—东盟中学校长论坛”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来自东盟10个国家21所知名中学和来自中国12个省市19所重点中学的近60位校长及代表们相互交流、共享经验。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大林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厦门大学努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科学文化交流的战略支点。厦门大学持续深入推动面向东南亚的教育对外开放,陆续举办多项交流活动。学校邀请到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的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学...
2024-12-21
许伟(左一)在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给学生们上课。邱玉华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与学生们展示灯笼作品。 本文配图由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提供在厦门大学,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奔赴异国他乡,播撒中文种子,展示中国青年的奉献精神。他们,就是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大学已先后派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747人次。“中文不再陌生,中国不再遥远”近日,柴莹莹和陈盈菲即将完成...
2024-12-20
昨晚(16日),央视《中国新闻》报道厦门:走进重点实验室,探访亚洲首座无噪声超精密实验室。报道如下:在厦门大学的嘉庚创新实验室里,有一个位于地下10米、历时56个月建成的亚洲首座无噪声实验室。今天的“走进重点实验室”,我们和记者一起去探访这座特殊的实验室。总台记者 彭雨佳:我现在就在厦门大学的校园内,在我的身后就是福建首批四家创新实验室之一的嘉庚创新实验室。在这样一座平平无奇的大楼里,有着一个位于地下...
2024-12-16
焦念志(左一)与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国际工作组的成员们讨论问题。 学校供图数十亿年前,海洋,孕育了地球最早的生命。数十亿年间,海洋,蕴藏了地球无数的秘密。海洋碳汇——海洋吸收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就是这无数个秘密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当代地球生命生态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时刻,早日摸清海洋碳汇的成因机制,发挥海洋负排放蕴含的巨大潜力,具有重大理论和产业意义。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碳中和创...
2024-11-29
厦门大学第十二届“中国日”文化节现场。(厦门大学供图)日前,由厦门大学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日”文化节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办。本届“中国日”文化节以“弘扬嘉庚精神 共谱丝路华章”为主题,通过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世界文化展台上,来自英国、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13国的留学生通过服饰、舞蹈、音乐、游戏、美食、答题等多种互动形式,与现场的朋友分享自己国家的精彩文化。来...
2024-11-29
新闻纵横
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亟须在各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构整合的、融通的和有效的方法体系。目前,海外田野调查正在成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基础性研究方法。规范的海外田野调查将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推动学科范式革新和理论创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我们应当探究海外田野调查推动研究范式变革的潜力,把握海外田野调查的基本要求,明确研究者的学术伦理和公共责任,...
2025-01-08
近日,《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年第12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教育强国建设”笔谈专栏刊发校长张宗益署名文章《以系统集成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从“以价值引领嵌入,提升就业导向与办学定位适配度”“以学科调整优化,提升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契合度”“以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就业容量与就业质量均衡度”“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就业服务与就业评价满意度”四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
2025-01-16
第七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2025XiamenSymposiumonMarineEnvironmentalSciences,以下简称“大会”)以“科技变革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于1月14日-1月17日期间在厦门召开。大会由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EL)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共同主办,美国湖沼与海洋学会(ASLO)等多所国内外知名海洋研究机构协办。本次大会共吸引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南非等36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
2025-01-15
1月11日,厦门大学2024年学生工作总结研讨会暨2025年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翔安校区益海嘉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主题,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汇聚校内外协同育人合力,共学共促、共商共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大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合水平,全力促进...
2025-01-13
1月12日,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获本年度“FAOBMB卓越研究奖”。FAOBMB成立于1972年,是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下属的四个地区性联盟之一。FAOBMB卓越研究奖由FAOBMB设立于2011年设立,每年评选1位获奖者,奖励FAOBMB地区在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科学家。林圣彩教授长期从事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原理、生物学功...
2025-01-13
1月9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校情通报会,向学校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介绍2024年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情况。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代表学校作校情通报,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主持会议。林东伟从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创新理论,“三重四融”实践、重点建设改革、人才干部队伍、人才自主培养、创新策源功能、服务高质量发展、立体开放办学、办学支撑保障等方面就学校2024...
2025-01-12
1月9日晚,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主持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浙江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莅会指导。与会人员集体观看新闻联播相关报道。张荣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厦门大学监察专员黄身勇共同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25-01-10
1月7日,厦门大学招生委员会2024-2025学年第一次会议在颂恩楼215会议室召开。校长、校招生委员会主任张宗益,副校长方颖,校党委副书记孙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校友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宗益主持。会议听取了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关于我校2024年招生考试工作的汇报。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我校招生考试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围绕提高生源质量这一目标,就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合理调整招生计划、加强“双高”衔接...
2025-01-10
媒体厦大
从秦始皇派人前往蓬莱仙山寻求长生不老药,到李白在诗歌中幻想“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可以说,长生不老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抗衰老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卡路里限制,也就是大众所说的“节食”,一直是生物衰老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长期的饮食控制不仅难以坚持,而且可能带来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等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课题组近日...
2025-01-02
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学校在一餐一食上下足功夫,一勺一饭中花足了心思,随处可见“花式”宠爱,这份宠爱学生们表示收下了,非常的温暖。在福建,厦门大学设立了“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项目,每天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米饭、水、粥、汤,以及只要几毛钱一份的低价保障菜肴,还有免费宿舍网络,困难学生家长保险资助等。厦门大学学生 小申:不仅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同样很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厦大对我们一餐一饭之间的点滴...
2024-12-23
近日,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上,同期发表两篇重要研究论文,该团队经过代谢组学鉴定和筛选,找到“卡路里限制”健康益处的关键分子——石胆酸,并揭示了其发挥抗衰和延寿作用的分子机制。“要想活到老,饭吃七分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此前已有大量围绕模式动物和人体的对照试验显示,在充分保证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减少食物摄入量,能有效改善生命体衰老相关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肌肉退化、血脂异...
2024-12-22
12月19日,“中国—东盟中学校长论坛”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来自东盟10个国家21所知名中学和来自中国12个省市19所重点中学的近60位校长及代表们相互交流、共享经验。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大林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厦门大学努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科学文化交流的战略支点。厦门大学持续深入推动面向东南亚的教育对外开放,陆续举办多项交流活动。学校邀请到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的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学...
2024-12-21
许伟(左一)在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给学生们上课。邱玉华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与学生们展示灯笼作品。 本文配图由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提供在厦门大学,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奔赴异国他乡,播撒中文种子,展示中国青年的奉献精神。他们,就是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大学已先后派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747人次。“中文不再陌生,中国不再遥远”近日,柴莹莹和陈盈菲即将完成...
2024-12-20
昨晚(16日),央视《中国新闻》报道厦门:走进重点实验室,探访亚洲首座无噪声超精密实验室。报道如下:在厦门大学的嘉庚创新实验室里,有一个位于地下10米、历时56个月建成的亚洲首座无噪声实验室。今天的“走进重点实验室”,我们和记者一起去探访这座特殊的实验室。总台记者 彭雨佳:我现在就在厦门大学的校园内,在我的身后就是福建首批四家创新实验室之一的嘉庚创新实验室。在这样一座平平无奇的大楼里,有着一个位于地下...
2024-12-16
焦念志(左一)与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国际工作组的成员们讨论问题。 学校供图数十亿年前,海洋,孕育了地球最早的生命。数十亿年间,海洋,蕴藏了地球无数的秘密。海洋碳汇——海洋吸收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就是这无数个秘密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当代地球生命生态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时刻,早日摸清海洋碳汇的成因机制,发挥海洋负排放蕴含的巨大潜力,具有重大理论和产业意义。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碳中和创...
2024-11-29
厦门大学第十二届“中国日”文化节现场。(厦门大学供图)日前,由厦门大学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日”文化节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办。本届“中国日”文化节以“弘扬嘉庚精神 共谱丝路华章”为主题,通过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世界文化展台上,来自英国、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13国的留学生通过服饰、舞蹈、音乐、游戏、美食、答题等多种互动形式,与现场的朋友分享自己国家的精彩文化。来...
2024-11-29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18
10
文化日历
2024-10-20 09:00:47
科艺中心报告厅
18
09
文化日历
2024-09-19 15:00:14
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
27
05
文化日历
17
04
文化日历
文化日历
18
10
文化日历
2024-10-20 09:00:47
科艺中心报告厅
18
09
文化日历
2024-09-19 15:00:14
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
27
05
文化日历
17
04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每日一书
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馆藏地:本部—基本书库新书区索书号:K02-49/424.14在过去10万年里,我们智人积攒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续不断的发明与征服也将我们推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全球生态濒临崩溃,虚假信息泛滥。我们正一头扎进可能毁灭我们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网络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当非人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我们拓宽视野,看看人类的信息...
影像厦大
南强红笺
附属单位之窗
Top